创新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除了广为人知的四大发明,郡县制、科举制和陶瓷、丝绸等也都是重大的创新。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创业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甚至个人创新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现代资本市场的高度发达,没有创投的支持,创新和创业多数情况下都走不远;所以说创业维新,创投助远。本次创业与创投论坛能在福州召开,深层的原因之一在于福建是具有商业精神和文化底蕴的一个地区。有学者认为——而且已经得到了学术界主流的认同——闽商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备海洋文明精神的商人,最先飘洋出海接触国外;福建是整个中国最具备海洋文化氛围的地区。本文所要讨论的正是闽商的“五次创业”。
一.福建的历史特点与文化特征
谈到福建的地理,通常说是八山一水一分田。这种地形限制了农业发展,耕地不足导致福建地区历史上长期依赖其他省份的粮食输入。远距离的粮食贸易刺激了闽商的兴起和发展。另一方面,海岸线上众多的良港为远洋贸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了福建地区浓厚的商业氛围,也使得闽商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领先全国。
与晋商徽商等群体相比,闽商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一方面闽商更多地关注海外贸易,另一方面闽商历来是富有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群体,而且对于教育有更高的关注和热情。虽然相当数量的闽商远离祖国移民海外,但是他们的心始终和祖国联系在一起。海外闽商的反哺与捐赠,对于推动福建甚至是全国的发展都有重要的贡献。上世纪闽商的代表人物陈嘉庚,在抗战时期和和平建设年代都为整个中国做了很好的表率,被毛泽东称为“华侨旗帜、民族先锋”。此外,还有胡文虎和李光前等。当前也产生了三个代表人物,一个是陈发树先生,一个是黄如论先生,还有曹德旺先生。这里所指的不仅仅是他们的事业成就,还有他们的公益成就。
从GDP的角度来看,福建在全国排名第12位;与此鲜明对比的是,根据民政部的统计,福建人的个人捐赠排在第一位。这足以说明福建人不仅具有商业头脑,更具有慈善精神。从捐款方向角度,闽商也有独到之处。福建很难见到豪商巨贾修建庄园或者大院的情况,大部分善款筑桥建校。可以说,相比晋商和徽商,闽商更具有儒商情结。之所以如此,有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值得重视。首先是福建地区的民间信仰。妈祖在历史上就是公益人物,后来成为女神,可以认为是公益女神。成为一种普遍的信仰后,自然推动了闽商的义举。其次,闽商飘洋过海与祖国的心理距离更远。在异国他乡的遭遇和压力,使得他们更加关注祖国的发展,也对故乡有更强的归属感。此外,朱熹等大儒长期在福建讲学传道,对于福建崇儒重教的风气也有影响。
二.闽商的五次创业浪潮
在唐代,福建商业在全国已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五代十国时期,也是福建商业奠基的重要阶段。“开门节度”王审之,在福建被民间也被称为“闽王”,执政福建29年期间福建商业尤其是外贸有了长足发展,也开启了海外贸易作为国家财政支柱的先河。此后,闽商的创业在宏观上可以分成五个历史阶段:第一次是宋代,就是闽商、闽船开始出现的时代,第二次是郑和下西洋至清中期,第三次是晚清到民国,第四次始于三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第五次则从现在开始预计持续约三十年。
闽商的第一次创业,始于宋朝,尤其是南宋。两宋时期推崇和重视商业,福建的国内外贸易都得到了空前发展。之所以认为闽商的第一次创业始于宋代,因为闽商和闽船这些词汇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出现,并且为整个社会所瞩目的。宋朝的版图比较小,无力控制西域。陆地丝绸之路被战乱阻隔,于是重点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同时宋代财政负担沉重,既有大批冗员,还要支付辽金等国的岁币。南宋时期,国土面积萎缩了约1/3,财政开支却居高不下,通过发展海洋贸易维持财政运转就成为基本的指导思想。闽商抓住这一时机,大力开辟海上的新航线,将贸易范围拓展到从东北亚直至中东和东非海岸的广大地区。海洋贸易的发展拉动了造船技术的提高。到了南宋,福建的船舶制造驰名中外,其中以泉舶最为有名。南宋末年,泉州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第一大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起点。而所有这一切成绩的取得,毫无疑问是无数闽商兢兢业业闯荡四方才得以实现的。尽管史籍上并没有留下多少他们的名字和具体事迹,但是这个群体在中国商业发展中的地位却是不能动摇的。
第二次创业始于郑和七下西洋,因为中国大规模的海外移民就是从郑和下西洋开始的。郑和下西洋后的六百多年时间里,闽商不仅远赴重洋而且扎根海外,推动了华人分布到世界各地。郑和船队每次出国前都在福建太平港长时间停泊等待季风,而且船队中的水手和翻译大部分来自福建。远航大大拓展了福建人的视野,所以很多福建人飘洋过海之后,逐渐熟悉外国并扎根当地创业。据学者考证,闽南人是到达印尼最早的华侨移民,马来西亚华侨中以福建人为最多。此外,菲律宾、缅甸和新加坡也都是福建帮占多数。
第三次创业从晚清到民国。福建曾是反清复明的重要根据地,清朝政府对福建严厉打击报复,属于“迁界禁海”的重灾区。整个福建沿海成为无人区,但是闽商的创业热情并未被击垮。海禁结束后虽有恢复,不过程度有限。晚清时期,闽商的创业热情再次迸发。非常经典的案例是马尾造船厂和马尾船政学堂。在中国工业史和高等教育史上,马尾船厂与马尾船政学堂都有过辉煌的一页。虽然名义上只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但是由于兼顾造船和航海,船政学堂的专业设置相当广泛,已经可以称得上是第一所理工类大学。比较遗憾的是马尾船政学堂没有能够传承下来,否则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6年,早于建立于天津的北洋学堂和上海的南洋公学约30年。船政学堂的毕业生成为中国近代学界、工业界和军界的骨干,李鸿章曾盛赞马尾船政学堂为“开山之祖”。船政学堂招收的第一名考生就是翻译大家及北京大学首任董事长严复,此外还有铁路之父詹天佑等名人。
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进入了连续的高速增长时期,闽商也开始了第四次创业。改革开放之前,福建经济底子相当薄弱,在沿海省份中属于发展滞后地区。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福建在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闽商的第五次创业
当前的形势下,无论是福建还是全中国的经济,都走到了十字路口。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些思维惯性,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五次创业成为闽商在新时代突围和壮大的必由之路。根据近几年的经济走势,尤其是近几个月的经济指标来分析,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经济增速下滑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虽然人们此前曾经乐观的估计中国经济有可能实现V形的反转,但实际统计显示,第二次的经济触底会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部分行业出现全行业亏损和周转困难,尤其是外贸类企业。尽管近期发改委连续审批了大量的地铁和公路类项目,总投资超过一万亿;但是这个办法也只能是应急,不是长久之计。中国经济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温家宝总理近期在各地密集调研也曾经数次提到。形势已经开始倒逼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
无论是劳动力供应量还是环境质量等数据都说明,支撑改革开放时期经济高速增长的各种红利正在逐渐消失或者趋向尾声。在这样的环境下创业,就更需要有创新的精神了,也相应的要求第五次创业具有五个主要特点:第一创业更加理性、更加主动,而不是出于生存的压力和需求。改革开放之初,创业群体多数是当时的个体户,创业的动机也无非是养家糊口为主。现在的创业者从动机这个角度来说,更多的是因为要完成人生价值的实现或者某种理念的驱动。根据全国范围的调研,二代创业非常明显。现在浙江的青年企业家里面70%是第二代,在福州则是30%。更多的员工是理性创业,放弃了很好的职业前景,主动地选择创业。其二是创业更依赖于创新,而不是模仿。创业和创新,是两个难以分割的话题。只有通过创新使自身具有某种优势,或者开拓一个崭新的领域,才能够迅速实现自身的发展,创业才能够事半功倍。对于创新的重要性,国家已经有了很清晰的认识。中央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基于这样的战略考虑。很显然,新的形势要求闽商必须继承和弘扬几千年以来的冒险和开拓精神。第三是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了全球经济之中,全球化长期来看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那么创业者也就必须具有国际化的视角和思考方式。无论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好,中国企业走出去也罢,都必然是在全球化背景和垂直分工继续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同时,创业的主体是闽商,但是创业的地点未必是本土。改革开放时期,我们更多的是输出产品和资源。经过这几十年的积累,中国的输出将会从产品逐渐向资本转变。在这样的情况下,创业的地点将可能转移到东南亚或者欧美等地区。第四是在本轮创业中,创业者必须和创投进行紧密地结合。只有如此,创业者才可以迅速把握机遇,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并发展壮大。了解资本市场,通过资本运作获得助推,也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第五,无论是企业家个人的进步还是社会都对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具有闽商精神和历史传统的福建商人。整个社会氛围和政策导向已经要求创业者不仅要能够实现个人的成功,同时要成为富有责任感的企业家。
四.304am永利集团的历史使命
考虑到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304am永利集团经过多方筹措与准备,目前已经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立了中国首个创业MBA学位。学院融中外创业教育之大成,聚集了诺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和蒙代尔以及陈春花、林伯强等知名教授。既拥有国际最前沿的创业教育理念与经验,同时又对中国国情和政策经济等动态具有深刻理解。相比社会对于创业的迫切要求和国际创业教育现状来说,国内的教育在这个领域还是短板。国际上已经有了成熟的创业教育,不过国情不同无法直接照搬国际经验。根据国内创业环境的变化和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同时也为了推动国内教育在这个领域的发展,304am永利集团强化了在创业和创新领域的研究,组织强有力的团队队伍开发了相应课程。中国首个创业MBA花落福州,也许是偶然,同时也体现了必然。从福建地区一千余年的历史来看,福建是一个富有创业文化和开拓精神的地方。没有这种文化和精神,大批华侨扎根异国他乡开创一番事业就没有精神动力。我们希望通过创业教育的推广,为广大闽商的创业提供导航和助推,实现闽商在新时代的再次辉煌。相信在福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这个论坛将会越办越好,福州也将发展成为未来国际化的创业与创投高地。
(本文根据304am永利集团何志毅理事长在“福州论坛——2012创业与创投”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