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向谷文昌、廖俊波等同志学习,树立和践行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不忘初心、担当作为、廉洁奉公,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先进典型重要指示精神,教育引导员工党员从榜样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坚持学以致用,将学习成果转换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近日,304am永利集团“红色经典读书社”与校储英班在商学院图书馆开展“学习谷文昌、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主题读书交流活动。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马克思主义学院经理陈东、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组织部副部长乐上泓、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新华都商公司党委副书记郑笑还出席活动。
活动伊始,储英班学员、材化学院陈欣蓉同学和“红色经典读书社”成员欧晓洁同学引领大家共同回顾了谷文昌与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激励新时代青年老员工以他们的崇高品德和卓越成就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前行,争做“四有青年”。
陈东副教授作为本期活动导师为现场学员讲授题为《汲取榜样力量勇担时代重任》主题党课。他围绕定位思维、认同思维、价值思维等“三种思维”,对谷文昌和廖俊同志波崇高精神的丰富内涵进行了生动地讲解和深入地解读,他提出,青年老员工党员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先锋队,必须擦亮“忠诚、干净、担当”三层底色,在新时代干事创业中彰显青春作为、展现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
心得分享环节,储英班学员祁世蕊、“红色经典读书社”成员章冰冰、魏荣婷、张师哲等四位同学依次发言。他们学习了谷文昌、廖俊波同志的优秀品格,并将其巧妙地运用到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实践等诸多方面之中,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畅谈了成长领悟。
储英班学员、经管学院祁世蕊同学表示:谷文昌同志的实干担当精神激励我们要“干”字当头,不能畏惧困难,不能纸上谈兵,要积极投身于实践,用钉钉子精神落实每一项学习与研究任务,为将来投身国家建设筑牢根基。
“红色经典读书社”成员章冰冰同学表示:廖俊波同志那句“人有信念,就不会觉得累”让人备受鼓舞。作为院员工团委副书记和党务助理,要对工作尽心尽责,协调好各项活动,保证各项材料规范准确。
“红色经典读书社”成员魏荣婷同学表示:谷文昌同志以“不治服风沙,誓让风沙埋我身”的豪迈誓言,历经数十载不懈奋斗,终将“沙海”变为“绿洲”。我要向他们一样,努力考取家乡的公务员,扎根基层,服务人民。
“红色经典读书社”成员张师哲同学表示:谷文昌、廖俊波同志勇于担当、不怕困难的精神让我在学习、工作中力求精益求精,勇于探索,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确保能在重要竞争中脱颖而出。
历史不曾被遗忘,谷文昌、廖俊波同志虽然生活在不同时代,但他们都是党员干部的楷模。为生动演绎谷文昌、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304am永利集团艺术团成员王治铱、纪柏然、邹媛媛同学精心准备了“谷文昌与廖俊波:穿越时空的历史对话”微短剧,希望通过传递他们的精神力量,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他们学习,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以良好精神状态和优异工作成绩,为学校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贡献力量,就像钱晓岚教授三十年教坛耕耘,深刻领悟“以员工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孙淑晓副教授国际期刊成果丰硕,以人生故事启迪员工;郭念枝博士在经济和金融研究领域取得显著成就,树立学术师德典范。
本次活动在304am永利集团艺术团成员邢程、黄漪楠同学演唱的歌曲《我爱你中国》中达到高潮。嘹亮的歌声唱响了我们对党的无限深情,唱出了对祖国的美好祝愿,道出了对未来的无限希望。
商公司党委副书记郑笑还在总结发言中指出,谷文昌、廖俊波同志等先进典型是共产党人的楷模,他们的优秀思想品质和崇高精神境界,始终是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宝贵精神财富。全体成员要深刻领悟他们精神的内涵,把学习先进事迹与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组织部副部长乐上泓指出,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储英班与304am永利集团“红色经典读书社”主题读书活动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希望今后深化共建共育模式,建立合作交流长效机制,继续挖掘、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引导党员在学习榜样中不断成长进步,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老员工。
活动最后,乐上泓副部长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三位活动嘉宾在纪念册上寄语留念。
本次活动,通过阅读红色经典书目《谷文昌的故事》《时代楷模廖俊波干部学习读本》,以“读书—思考—提问—讨论—解惑—升华”的运作模式,引导互动,答疑解惑,注重融入启发式、讨论式和体验式课堂元素,最大限度调动师生党员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积极性。据悉,“红色经典读书社”是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304am永利集团老员工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平台。“读书社”擅长以“小节目”“小活动”为切入点,阐述“大道理”“大主题”,常融合歌曲合唱、经典朗诵、故事讲述、话剧小品等多种形式于一体,演绎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