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

杨晓燕

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

简介

女、副教授、博士,现任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负责人,入选福州市高层次人才。承担《旅游商务英语》《旅游接待业》等课程的教学。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后,中国旅游研究院访问学者。从事气候康养旅游研究,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市厅级项目6项;参与省部级项目8项,市厅级项目13项;主持和参与完成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福建省文旅厅等横向项目20余项。在《Tourism Management》《Tourism Economic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2部。兼任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商学院硕士生导师,指导硕士生3人,协助指导2人。兼任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专家库专家,福建省政协经济委员会新型智库基地副主任,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旅游专委会委员,福建省气象标准委员会委员。。

教育经历

华侨大学旅游管理

学术兼职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专家库专家、福建省政协经济委员会新型智库基地副主任、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旅游专委会委员、福建省气象标准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领域

旅游管理

教学、科研项目

教学项目:
1、2021.12 参与市厅级项目1项,新文科背景下创新创业创造能力导向的经管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福建省本科高校公司产品研究项目,项目经费1万元,排名第六。
2、2023.11 主持校级项目1项,基于“兴趣+案例+研究”协同的企业参展实务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项目经费1万元。
3、2021.5 指导员工主持校级项目1项,我国会展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全国 68 所高校问卷调查分析,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董事长基金。
主持和参与的纵向课题:
1、2022至20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青年项目,42101238,空气质量指数与气候旅游的空间适配性研究,主持,30万元,在研
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名称:福建省气候康养空间适配性研究,项目编号 ,主持,2022.3-2025.12, 10万,拟立项;
3、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决策咨询研究重大课题,名称:气象服务新福建建设路径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2022JCZX015,主持,2022.6-2022.10, 10万,在研;
4、2021-05-2021-12,福州市政府系统重点调研课题,时空协同视域下气候旅游发展路径研究,主持,自筹,在研
5、2022至2024,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2021年度校级科研项目,一般项目,空气质量和微气候协同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主持,1.5万元,在研
6、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名称:双碳战略下我国气候康养空间适配性研究,项目编号,主持,2022.1-2023.1, 20万,在研;
7、平潭综合实验区气象局科研项目计划,名称:海岛气候背景下平潭综合实验区生态固碳协同的评估研究,项目编号2022zd01,参与,2022.3-2022.12, 1万,在研;
8、2020至2022,数字福建气象大数据研究所课题,开放课题,202010702,生态文明背景下自然景区负氧离子浓度分布特征研究—以福建省 5A 级景区为例,参与 ,在研
9、2020-06至2020-12,中国气象局气象软科学,重点项目,2020ZDIANXM25,气候康养旅游服务和评价研究,参与,5万元,结题
主持和参与的横向课题:
1、2020至2021,闽侯县发改局国民经济社会十四五规划,横向课题,闽侯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参与,48万元,结题
2、2020至2021,中国科学院地理所规划,横向课题,重庆市三峡国家气象公园规划,参与,120万元,在研
3、2020至2021,中国旅游研究院规划,横向课题,中东欧入境旅游市场开发研究,参与,20万元,结题
4、2019至2021,中国旅游研究院规划,横向课题,重庆市全域旅游规划,参与,300万元,结题
5、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横向课题,名称:福州文创旅游产业链研究,参与,2022.5-2022.10, 11.8万,在研;
6、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横向课题,名称:福建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参与,2021.5-2022.10, 45万,在研;
7、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横向课题,名称:重庆市三峡国家气象公园规划,参与,2020.2-2022.10, 120万,在研;
8、中国旅游研究院横向课题,名称:重庆市全域旅游规划,参与,2019.10-2021.10, 300万,结题;
9、中国旅游研究院横向课题,名称:中东欧入境旅游市场开发研究,参与,2021.1-2021.10, 20万,结题;
10、2023年2月,参与自科应急项目(72241009),项目名称:我国粮食产后前端环节顺势调查评估及节粮减损的总体思路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在研
11、2023年2月-4月,参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国家5A级景区创建问诊项目,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24万元,结题
12、2023年4月-8月,参与恩施州避暑旅游经济课题,中国旅游研究院
13、2023年1月-9月,参与游海南国内旅游(市场)专题研究项目,中国旅游研究院
14、2023年5月,参与海南“一程多站模式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会议研讨,中国旅游研究院
15、2023年4-10月,参与西藏特色小镇发展研究项目,中国旅游研究院,10万元
16、2023年1-12月,参与国别旅游研究-印度、英国旅游研究项目,中国旅游研究院
17、2023年5-8月,参与我国地方节假日与小长假相关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受文化旅游部委托研究整理
18、2023年1月-12月,参与国际品牌认知研究,中国旅游研究院
19、2023年1-6月,参与福建省文旅厅重点课题项目,75万元
20、2023年1-6月,主持福建省土楼旅游资源整合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课题,10万元,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
21、2023年4月-2025年4月,参与橙狮体育研究课题,100万元
22、2023年4月-2025年4月,主持乡村体育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路径研究课题,10万元
23、2023年5月-11月,参与福建省乡村文旅发展指数课题研究,30万元,福建省文旅厅
24、2023年5-10月,核心参与《吉隆中尼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总体规划》的编制项目,75万元,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
25、2023年5-10月,核心参与《吉吉隆中尼跨境旅游合作区创建申报》项目,45万元,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
26、2024年1-6月,主持《吉隆中尼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总体规划》的编制项目,20万元,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
27、2024年4月-12月,主持《国别研究——法国、帕劳、上合组织》项目,4.5万元,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旅游部数据中心)
28、2024年4月-6月,主持《东山县翔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气象研学营地》申报项目,15万元,东山县翔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9、2024年7-8月,主持《南靖土楼气候康养旅居示范区申报项目》,南靖县气象局,15万元
30、2024年9月,基于气象-数字-康养-旅游系统耦合的气候康养旅游空间分异与协同

论文、专著

(1)Yang Xiaoyan*. Chinese traditional perceptions of the calendar year: Implications of Jieqi for contemporary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2018,Tourism Management, 64(2), 202-217,SSCI Impact Factor 10.967;
(2)Yang Xiaoyan*, Dong Liang, Li Changshun. Microclimate tourism and microclimate tourism security and safety in China,2019,Tourism Management, 74(10), 110-133,SSCI Impact Factor 10.967;
(3)Yang Xiaoyan, Li Xiang. 24 Jieqi Rural Climate Tourism in China,201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 Hotel Business Management, 2,128-168,SSCI 评估中;
(4)Yin Jie, Yang Xiaoyan, Zheng Xiangmin, et al.. Analysis of the investment security of the accommodation industry for countries along the B&R,2017,Tourism Economics, 23(7), 1437 - 1450,SSCI Impact Factor 1.04;
(5)Yang xiaoyan. Microclimate Tourism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A Fresh Air Triggered Development Patter, 2020,2020《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
(6)Yang, Xiaoyan, Changshun Li, Muhammad Bilal, and Shaofei Jin. Fresh Air–Natural Microclimate Comfort Index: A New Tourism Climate Index Applied in Chinese Scenic Spots,2022,Sustainability, 14(3),1911,SSCI Impact Factor 3.251;
(7)Yang, F., & Yang, X. (2024). Study on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Between Tourism Economy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China Costal Regions. Journal of Quality Assurance in Hospitality & Tourism, 1–57. https://doi.org/10.1080/1528008X.2024.2357353
(8)气象旅游资源学,气象出版社,2024年12月, 978-7-5029-8301-7